小米造车第一年:边建设产业生态,边帮雷军减负 | 造车进化论
报道数字经济
定义转型中国
编辑 | 鹿野
“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
雷军这句造车宣言响彻2021年的造车圈。
3月30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至今,距离小米官宣造车已经过去了八个多月,期间,小米造车计划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早下手,早预备
3月30日晚,本应是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的下半场,原先预告的新品包括小米MIX和澎湃芯片,但出乎业界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是,主角变成了小米的智能电动汽车计划。
饱受猜疑与争论的“小米造车”终于官宣。
小米集团发布的公告显示,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和其他造车新势力不同,相比代工模式,小米选择了难度系数升级的造车模式——自建工厂,并将造车业务列为“专项”,组织上也与原业务隔离。
早在2013年,雷军就前往美国向特斯拉CEO马斯克“取经”,并且还成为特斯拉首批车主。事后雷军写下文章称:马斯克的特斯拉是集软件、硬件加互联网的铁人三项。
或许就是从那时起,雷军便在内心埋下了造车的种子。
相比于整车,小米早早便开始从智能座舱下手,切入汽车领域。
2014年,顺为资本投资了深耕导航电子地图的凯立德;2016年顺为资本和小米集团投资了专注于智能车载和智能出行的板牙科技,小米IoT平台和小爱团队与之建立了深入的合作。
此外,顺为资本分别在2015、2017年投资了蔚来、小鹏。但当时,小米对汽车的参与主要是在物联网生态中布局汽车这一应用场景,并未深度参与。
小米与小鹏汽车达成深度合作,通过手机的NFC功能就能够打开车门;小米手表融合了蔚来APP的部分功能,可以查看行车状态、电量、续航里程等。
除了与投资伙伴的合作,在汽车应用场景下,小米也通过生态投资做出了多方面的尝试。
2017、2018年前后,小米系的顺为资本还曾两度投资无人驾驶系统供应商“智行者”和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Momenta”。
动作紧锣密鼓
宣布造车之后,小米集团选择了最快的推进速度。
官宣后仅过三天,雷军组织了一场汽车行业聚会,小鹏汽车的何小鹏、蔚来汽车的李斌、理想汽车的李想,以及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等人悉数到场。来宾几乎囊括了中国智能电动车半壁江山。
随后,雷军马不停蹄地拜访多家车企,包括一汽、长安、上汽、五菱、长城等,以及电池界巨头宁德时代与全球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博世等。
雷军的工作重心也转向了造车,将主要精力放在为造车搜罗人才和获取供应链支持。晚点LatePost消息称,小米原大家电部总经理李肖爽和原参谋部副参谋长于锴都被调派参与筹备造车。
此外,小米的投资也配合造车进度马不停蹄地开展。
在此期间,小米围绕电池、自动驾驶技术、汽车芯片等汽车制造的核心环节展开投资,不断完善自身的汽车产业链生态。
在2021年宣布造车之后,顺为资本再度跟投了“Momenta”。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则向汽车驾驶辅助技术(ADAS)软硬件方案提供商“纵目科技”、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几何伙伴”抛出了橄榄枝,“几何伙伴”又再度获得了小米科技的投资。
8月底,小米集团以总交易金额约为5亿元收购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深动科技,这也是小米造车中唯一的一笔并购。
△左数第三位:深动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蔡锐;左数第四位:小米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林斌
小米的造车投资在激光雷达领域也多有布局,而为了在造车上不缺芯片,还投资了上游的各类汽车芯片公司为自动驾驶技术保驾护航。
在自动驾驶的重点技术领域——激光雷达,小米系资本就投资了四家公司。
今年8月,顺为资本投资了“图达通”;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在今年9月投资了“力策科技”,小米集团则在今年11月投资了“禾赛科技”。
汽车芯片方面也没有落后。
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在今年7月和9月两度投资自动驾驶计算芯片“黑芝麻智能”,8月投资了车规级芯片“云途半导体”。
9月初,吉利研究院原院长胡峥楠加盟顺为资本任投资合伙人,不仅拉开了汽车圈大佬加盟小米汽车的新帷幕,小米在汽车领域的投资也不断扩张。
截至9月底,小米在汽车领域投资了62家企业,其中,智能驾驶领域17家、智能电动领域13家、智能座舱领域6家,仅2021年新增投资的企业就有22家。
在构建自身汽车团队的同时,小米也在不断利用资本优势,加强对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
时间紧迫
今年9月初,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这距离雷军宣布造车已经过去整整5个月,在今年的三季报中,小米表示目前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顺利推进,团队成员已超过500人。
时隔三个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小米科技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宣告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
小米汽车项目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 30 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 15 万辆,预计 2024 年首车将下线并实现量产。
前段时间,有记者实地探访了小米总部。目前,园区内大概有1000人,小米汽车的办公范围约占据四层楼的空间,正在修缮中,园区内也暂未见到小米汽车的相关员工。
小米汽车作为雷军“最后一个创业项目”,无疑将抽掉他更多的精力。
近段时间以来,雷军接连退出了多家关联公司的要职,与此同时,小米也在频繁地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为了全力带队造车,雷军不断减负。
企查查显示,近期内,雷军接连退出了包括广东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小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珠海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关联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或董事长职务。
一个月内,他先后又交出了三个业务,先是将有品电商部和软件与体验部(MIUI操作系统部门)分别并入中国区和手机部,在最近的一次调整中,又将负责小米公司数字化、数据资产建设运营的业务中台部并入了集团信息技术部。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个人微博上称,雷军今年的精力主要放在了造车相关的事务上面:“相信大家还记得在投资者会上雷总欣喜的透露‘目前小米造车的各项进展,比我的预期要快。’这个信息已经表明了小米造车的工作提速。能不管的事情一定不管。”
有人分析,小米入场后也并不容易。当前,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特斯拉已一骑绝尘,蔚来、小鹏、理想、哪吒等为代表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也不容小觑。另外一方面,比亚迪、吉利、丰田等国内外老牌汽车也开始押注新能源汽车赛道。即便是小米非常擅长的性价比打法,五菱宏光MINI也早已抢占先机。
蔚来2014年11月成立,ES8于2018年交付;小鹏2014年中成立,G3于2018年底推出;理想2015年7月成立,理想one 2019年底开始交付。初创公司从一款新车设计研发到投产,大概要用4年左右。
三年量产,以小米整合资源的能力以及资金储备,时间紧迫。
加群提示
▶泰伯网目前建有七大领域社群:GIO企业家群、科技大厂公关群、资本机构群、汽车出行群、新航天探索群、云服务与智慧产业群、测绘地理信息群,入群请加泰伯小姐姐(微信:taiboxiaojiejie),同时备注您想进的群。
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送至邮箱:news@taibo.cn
商务合作:18500135491
法律顾问:京师律师事务所 盈科律师事务所
《精读》
⊙李嘉诚迫不及待下场,“元宇宙”未成先卷⊙商业航天进入“十四五”节奏:政企踊跃,科技巨头跨界更坚决⊙构建“元宇宙”未来,数字孪生中国市场进入加速期⊙湖州:踩过PPT造车的坑,尝过空天产业的甜 | 深度⊙Robotaxi商业化猜想 | 造车进化论